当前位置: 首页>>县情>>历史文化

南华镇——地域地名演变

来源:县志办 作者:高台文史 发布时间:2024-07-31 17∶40
字体:【 打印

辖地地名

先锋村(南华镇人民政府驻地村)

古称杨县寨子,又以杨姓家族曾出任知县叫杨县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原与智号为一个村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南华乡,1955年11月属南华乡,1955年建初级社改名为先锋,寓意积极进取、争做先锋楷模。1957年建先锋高级社,1958年10月建先锋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,智号从先锋大队分出,先锋属南华人民公社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先锋大队改名为南华乡先锋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先锋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先锋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2.13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1.84平方千米(2100亩)。辖3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42户、982人。村委会驻原1社,南华镇人民政府驻该村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杨县寨子、先锋寨子,(1973年发洪水,杨县寨子被毁,1社村民搬至现地居住)

2社:陈家湾湾

3社:盛家闸湾、张家庄子

小海子村

又名大庄湖、南庄子湖、小海子湖。因地处小海子湖,故得名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一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北利沟乡,1955年11月属南华乡,1956年建小海子初级社,1957年建高级社。1958年10月建小海子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属小海子公社,1964年秋,小海子公社并入南华公社,小海子大队属南华公社。1969年改名为东风大队,1970年改名为小海子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小海子大队改名为南华乡小海子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小海子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小海子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11.58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4.62平方千米(5986亩)。辖7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32户、945人。村委会驻3社,距南华镇政府13.0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王家庄

2社:何家庄

3社:楼底下、北张家庄

4社:西张家庄、西大门

5社:陈家屯庄

6社:渠沿底下

7社:从5社分出来的

墩仁村

原名北利沟、大墩,又名仁号,以三清渠系用水单位序列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成等号,故得名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属高台县领三清湾屯田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第一保。原与大庄为一个村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一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北利沟乡,1955年建大墩、墩仁、前进3个初级社,1957年3个初级社合并,建墩仁高级社。1958年10月,与大庄合建墩仁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,大庄从墩仁分出,墩仁大队属小海子公社,1964年秋属南华公社。1969年改名为东方红大队,1971年改名为墩仁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墩仁大队改名为南华乡墩仁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墩仁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墩仁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8.61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5.44平方千米(8080亩)。辖10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332户、1347人。村委会驻5社,距南华镇政府7.0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何家庄、八家寨

2社:西大门

3社:裴家庄(后分为3、10社)

4社:王家屯庄(后分为4、8、9社)

5社:墩仁堡、方墩子堡子

6社:田家八号、田家走路子

7社:张家走路子

8社:王家小庄子

9社:张家烧坊

南寨子村

原名仁号南寨子,因处于仁号最南边的寨子,故得名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一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北利沟乡,1956年建南寨子初级社,1957年建高级社。1958年10月建南寨子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属小海子公社,1964年秋,小海子公社并入南华公社,南寨子大队属南华公社。1969年改名为向阳大队,1970年改名为南寨子大队。1983年11月改名为南华乡南寨子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南寨子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南寨子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3.08平方千米(4695亩),耕地面积2.17平方千米(3088亩)。辖6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46户、976人。村委会驻1社,距南华镇政府5.3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屯庄、上寨子

2社:王家下寨子

3 社:于家寨子、陈家庄子

4社:王家小庄子

5社、6社:大包干时从1社分出的社

胜利村

为纪念“三大改造”(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、手工业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)胜利完成,故得名。原与信号为一个村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信号乡。1955年11月属南华乡。1956年建胜利初级社,1957年并入信号高级社。1958年10月建胜利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属南华公社。1964年秋,信号从胜利大队分出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胜利大队改名为南华乡胜利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胜利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胜利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3.36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1.98平方千米(3000亩)。辖5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20户、827人。村委会驻2社,距南华镇政府2.2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郇家庄

2社:王家庄

3社:方家东庄

4社:方家西庄

5社:从1社分出的社

智号村

以三清渠系用水单位序列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成等号,故得名。原与先锋为一个村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属高台县领三清湾屯田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义和乡,1955年11月属南华乡。1956年建先锋初级社,1957年建先锋高级社,1958年10月,属城关人民公社先锋大队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从先锋大队分出,建智号大队,属南华公社。1969年改名为前锋大队,1970年仍恢复为智号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智号大队改名为南华乡智号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智号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智号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2.19平方千米(225.92公顷),耕地面积1.55平方千米(2024亩)。辖4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85户、847人。村委会驻4社,距南华镇政府1.5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罗家庄子 2社:罗家屯庄 3社:杨家庄

4社:刘家庄

大庄村

原名王家大庄子,简称大庄,故得名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原与墩仁为一个村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一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北利沟乡,1956年建大庄初级社,1957年建大庄高级社,1958年10月,属城关人民公社墩仁大队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,从墩仁大队分出建大庄大队,属小海子公社,1964年秋南华、小海子公社合并为南华公社,大庄大队属南华公社。1970年改名为红光大队,1972年恢复大庄大队名称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大庄大队改名为南华乡大庄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大庄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大庄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3.68平方千米(5390亩),耕地面积2.31平方千米(2490亩)。辖5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00户、810人。村委会驻5社,距南华镇政府7.8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孙家庄子

2社:王家大庄子

3社:陈家涝坝沿

4社:雷家屯庄

5社:张家庄(1980年从3社分出建的社)

成号村

又名下十八分(按配水时间,上十八分为墩仁以上的地区)。以三清渠系用水单位序列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成等号,故得名。原与南岔为一个村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一区二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成号乡。1956年建初级社,1957年建成号高级社。1958年10月与南岔分开,建成号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属南华公社,1969年改名为红旗大队,1972年仍改名为成号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成号大队改名为南华乡成号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 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成号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成号村 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4.72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3.03平方千米(6818亩)。辖7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35户、973人。村委会驻7社,距南华镇政府5.5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刘家庄

2社:王家庄

3社:杜家庄

4社:张家屯庄

5社:张家屯庄

6社:杜家庄

7社:谢家屯庄

义和村

古名上号(下号为南岔)、义号。又以三清渠系用水单位序列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成等号,故得名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属高台县领三清湾屯田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第三保。1949 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。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义和乡。1955年11月属南华乡,建义号初级社,1957年建义号高级社。1958年10月建义和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分为义和、义号两个大队,属南华公社。1964年秋,两个大队合并改名为义和大队,1969年改名为五七大队,1971年恢复为义和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义和大队改名为南华乡义和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义和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义和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6.46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4.60平方千米(6300亩)。辖9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468户、1781人。村委会驻6社,距南华镇政府4.0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王家东庄子

2社:义号下寨子

3社:义号上寨子

4社:米家庄子、八家寨子

5社:张家楼庄子

6社:殷家庄子

7社:胡家屯庄

8社:郭家庄子

9社:侯家庄子

礼号村

以三清渠系用水单位序列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成等号,故得名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属高台县领三清湾屯田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。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礼号乡。1956年建初级社,1957年建礼号高

级社。1958年10月建礼号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,属南华公社,改名为前进大队,1971年仍改名为礼号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礼号大队改名为南华乡礼号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礼号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礼号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4.36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3.33平方千米(4370亩)。辖5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369户、1124人。村委会驻3社,距南华镇政府5.3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陈家庄

2社:郭家庄

3社:鲍家庄、许家庄

4社:曹家湾、王家上庄子

5社:夏家庄、南庄子、北庄子、四屋里、新庄子

南岔村

古名下号(上号为义和)。又以渠系位居三清渠南岔,故得名。原与成号为一个村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成号乡,1955年11月属南华乡。1956年建南岔初级社,1957年建南岔高级

社。1958年10月与成号分开,建南岔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属南华公社,1967年改名为红星大队,1972年仍改名为南岔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南岔大队改名为南华乡南岔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南岔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南岔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3.85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2.51平方千米(2850亩,其中有1600亩耕地已流转)。辖6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347户、1223人。村委会驻4社,距南华镇政府2.00千米。南岔村是全县最早建设的小康点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王家庄、黄家庄

2社:吴家庄

3社:下号寨子、寨子

4社:张家小庄

5社:赵家庄

6社:张家巷道、刘家庄子、农科站(县农业制种基地)

信号村

又名南利沟。以三清渠系用水单位序列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成等号,故得名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属高台县领三清湾屯田。原与胜利为一个村。民国2年(1913)属第一区。民国28年(1939)属建康镇。1949年9月属建康区二乡,1950年7月属一区。1953年6月属八区信号乡,1955年11月属南华乡。1956年建信号初级社,1957年与胜利合建信号高级社。1958年10月建胜利大队,属城关人民公社,由大队管理各生产队。1961年2月属南华公社,1964年秋,信号从胜利大队分出,建信号(1至5生产队)、利沟(6至11生产队)两个大队。1969年两个大队合并后改名为红卫大队,1970年改名为信号大队。1983年11月南华公社信号大队改名为南华乡信号村村民委员会,各生产队按序改名为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信号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信号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7.32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4.7平方千米(5067亩)。辖11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464户、1694人。村委会驻信号鑫苑小区内,距南华镇政府3.50千米。

各社旧名:

1社:薛家庄

2社:营里屯庄

3 社:王家旧庄子、关家庄子、刘家庄子、王家新庄子

4社:刘家庄、郭家庄、桑家庄、蒋家庄

5社:蒋家庄、王家新庄子、王家旧庄子

6社:王家井湾子、王家屯庄

7社:王家小庄子

8社:王家大庄子

9社:万家旧庄子、万家寨子

10社:王家屯庄、杨家庄

11社:杨家庄、王家庄

建于1968年11月的高台县“五·七”干校位于该村南。1979年5月,“五·七”干校停办。1983年,将“五·七”干校改建成县盐碱改良试验站,主要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。

明水村

因东邻明水河、南靠明水滩,故得名。1983年开始,高台县实施甘肃省“两西”(定西、河西)农业建设计划。1986年,经甘肃省“两西”农业建设指挥部批准,成立南华移民基地,由高台县农委勘测设计,在明水滩组织力量开展打井开渠、架电修路、开荒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。自基地成立以来,采取边建设边安置移民的方法,安置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静宁、定西、陇西、永靖、东乡等地迁移此地的农户603户、2505人,在原县商业局农场、新坝牧场、巷道乡南湾大队农场、张掖地区运输公司农场一带耕地筑舍,实现了一年安家、两年解决温饱、三年开始脱贫致富的目标。1989年4月,成立明水村筹委会,隶属于移民基地管理。1994年4月,经县政府同意成立明水村村民委员会,由移民基地整体移交给南华乡,改名为南华乡明水村村民委员会,由村委会管理各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明水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明水村村民委员会。1999年11月明水村分为明水、明永两个村,隶属南华镇。区域面积4.96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2.88平方千米(4267亩)。辖4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98户、1134人。村委会驻3社,距南华镇政府12.00千米。

明永村

因东邻明水河、南靠明水滩,地处明水村和永进村之间,各取一字,故得名明永。1983年开始,高台县实施甘肃省“两西”(定西、河西)农业建设计划。1986年,经甘肃省“两西”农业建设指挥部批准,成立南华移民基地,由高台县农委勘测设计,在明水滩组织力量开展打井开渠、架电修路、开荒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。自基地成立以来,采取边建设边安置移民的方法,安置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静宁、定西、陇西、永靖、东乡等地迁移此地的农户603户、2505人,在原县商业局农场、新坝乡牧场、巷道乡南湾大队农场、张掖地区运输公司农场一带耕地筑舍,实现了一年安家、两年解决温饱、三年开始脱贫致富的目标。1989年4月,成立明水村筹委会,隶属于移民基地管理。1994年4月,经县政府同意成立明水村村民委员会,由移民基地整体移交给南华乡,改名为南华乡明水村村民委员会,由村委会管理各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明水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明水村村民委员会。1999年1月从明水村分出部分农户建村,因地处明水村和永进村之间,各取一字“明”“永”,改名为南华镇明永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3.57平方千米(6000余亩),耕地面积2.34平方千米(3384亩)。辖3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228户、926人。村委会驻明水村4社,距南华镇政府12.00千米。

永进村

因村民大部分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移民到此地,取谐音“永进”,寓“永远前进”之意,故得名。1983年开始,高台县实施甘肃省“两西”(定西、河西)农业建设计划。1986年,经甘肃省“两西”农业建设指挥部批准,成立南华移民基地,由高台县农委勘测设计,在明水滩组织力量开展打井开渠、架电修路、开荒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。自基地成立以来,采取边建设边安置移民的方法,安置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静宁、定西、陇西、永靖、东乡等地迁移此地的农户603户、2505人,在原县商业局农场、新坝乡牧场、巷道乡南湾大队农场、张掖地区运输公司农场一带耕地筑舍,实现了一年安家、两年解决温饱、三年开始脱贫致富的目标。1989年4月,成立永进村筹委会,隶属于移民站管理。1994年4月,经县政府同意,永进村由移民站整体移交给南华乡人民政府管理,成立永进村村民委员会,由村委会管理各村民小组。1996年6月撤乡设镇,南华乡永进村村民委员会改名为南华镇永进村村民委员会。区域面积3.10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2.00平方千米(1883亩)。辖6个村民小组,现有居民196户、776人。村委会驻4社,距南华镇政府6.80千米。

南苑社区居民委员会

因位于南华集镇,故得名。2011年1月成立,是目前唯一建在农村的社区。地处南华镇集镇东南,东至公路段家属楼,西至河西局,南至火车站,北至三清渠。现有居民789户、1595人,距南华镇政府0.5千米。社区现有管理人员4人,南华镇派社区书记1人,公推直选副主任1人,镇派社区协管员1人,从事妇联工作人员1人,社区管理人员工资由财政统发。管辖区域内有南华镇人民政府、河西开发局、南华工业园区、火车站等15个企事业单位、30个商业门店及周边农场等。社区管理的单位及人员有:1号、3号、7号大院(乡镇企业、一环路片区);2号大院(南华公路段小区);4号大院(火车站);5号大院(紫旭苑小区,南华初中及中心小学教师);6号大院(河西开发局);8号大院(南华镇各村自2018年来户口迁入南华镇的人员);9号大院(为农场人员,有城镇户籍,也有农村户籍)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